第(2/3)页 一会功夫,便有佣人进来通告,说马车就在楼下,请他们上车去李家祠堂。 到了与淮海西路交口处,李家祠堂的仪门,牌坊就树立在那,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李鸿章的半身铜像。 这个所谓的李家祠堂,在后世陈天华来过,是华山路上的复旦中学校内。 这个刚建的李家祠堂,实际上是李经方,李经述,李经迈三兄弟,专用父亲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专祠,应该称为‘李鸿章祠堂’更为妥贴。 后人史书中称这里为清末丞相祠堂。 这个祠堂跟在北京的李鸿章祠堂是一个性质,都是为了纪念李鸿章专设的祠庙。 这跟在合肥东乡的李氏祠堂不同,那是数百年真正的李氏历代祖宗的灵堂。 只是,据称李鸿章这一脉,不是东乡李氏的嫡系,而是旁支,这才让李经方三兄弟萌生了单立李家祠堂的初衷。 他们想以李鸿章为祖始,从上海开始代代相传。 李鸿章为清廷忠心耿耿,直到辛丑和约签订之后吐血而亡,为腐败透顶的清廷背了无数次的黑锅,还把长子李经方拖累。 根据跟岳父李存智的那次东苑交底,和这次跟李经历的正面接触,陈天华忽然觉得李鸿章晚年在接班人的问题上,做错了一件事。 那就是推举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,把整个淮军拱手让给袁世凯。 他认为李家子侄中无人能担。 其实,他忽略了长子李经方。 综观李经方一生,因李鸿章而得官,又因其父而不得施展抱负。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! 他出道以来,一直生活在父亲李鸿章的阴影下,充当一等秘书,特助而已,始终是个气不顺的悲剧人物,做那些最不讨好,骂名涛涛的‘弱国无外交’勾当。 按李存智说法,李经方聪明能干,精通五国语言,文涛武略,在家族中威信颇高。 在李鸿章病危期间,李氏族人们曾想推举李经方为淮军领袖,由他主政,李存智,李经羲等李氏侄辈们辅助。 云贵总督李经羲,还是蔡锷将军的老师,带兵有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