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.深得西方教义个中三昧-《洪荒佛门二教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准提微微点了点头,双眼微闭,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,而是在沉思着,在他的周身,无尽大道法则环绕,深邃玄奥,缕缕神光时而闪烁,万象**,种种的玄机变化,奇妙无比。

    “女娲道友现在法力,修道已足够,现在只差个机缘而已!”

    伏羲女娲皆大喜,两兄妹亿万年的感情,伏羲一直都护佑这女娲妹子,现在听说女娲能得窥圣境,混元大道上能更进一步,伏羲为女娲高兴,丝毫没有悻然。

    伏羲也站了起来,对准提一拱手,道:“请准提道友指点,道友指点之恩,伏羲两兄妹感激不尽!”

    “伏羲道友,不必客气,贵兄妹先天阴阳造化之体,自当传承阴阳和合之教化,促成万物繁衍。女娲道友的机缘就在定天下姻缘上。”准提闻言回答道,不喜不悲,神情恬淡,恍若西方佛陀,蕴含无量智慧,看透生死,直照根本。

    帝俊太一建立天庭,统辖三界,需要理顺阴阳,树立三纲,需完天婚,为后人立下伦法,需要说媒下聘举行婚礼,女娲娘娘当为主婚之人,合该得此大功德。

    女娲伏羲何等修为,天婚之事乃是女娲的修道机缘,与其息息相关,推演出所感天机。伏羲虽然并未涉及,但他在演算天机方面的造诣堪称洪荒绝顶,因此准提一提到婚姻,天机显现,他们就已经将事情算得清清楚楚了。

    女娲伏羲大喜,伏羲道:“道友真乃修为高深啊,此等天机竟也能测算,我演算天机方面的造诣堪称洪荒绝顶,真乃名不其实,惭愧啊!”

    这也难怪伏羲,本来天婚是要等到帝俊太一建立天庭后,定阴阳,立三纲,和太阴星女羲和天婚,这个时候女娲作为主婚之人,主持说媒下聘举行婚礼,收次大功德。现在帝俊太一还没有立天庭,伏羲虽然演算天机无双,却又怎么能算出来呢。

    准提暗道声惭愧,连连谦虚,告辞而出,不料心里一悸,掐指一算,心中暗喜,知道孔宣即将得道化形。准提驾起祥云,往山谷而来。

    进谷一看,准提心中喜不自抑,只见山谷正中央一只五彩斑斓的孔雀傲然站立,头颅高昂,一撮金灿灿的毛发在头顶显眼无比,似乎天地间最为珍贵的神气都凝聚在上面,浑身羽毛色呈五色,毫光绽放,照耀三丈虚无,双爪金灿灿的,寒光闪烁,耀眼逼人,似乎轻轻一挥,虚空都要破碎开来。

    尾部五根尾羽更是色泽艳丽,璀璨夺目,光华流转灵气冲霄,一看便知不是凡物。其中代表先天庚金之色尾羽,光华大作,却是得准提输入先天五行精华庚金之气,已经炼出混沌白羽。

    准提知道孔雀背后五根尾羽自然便是后来威名赫赫的五色神光了。五色神光乃是先天一点混沌之气,分化五行之时,将孔宣孕育其中,长成尾部五根羽毛。花了数万年的工夫,孔宣才将其炼化,五色神光外形乃是五根三尺来长的羽毛,仿佛一柄柄的宝剑,各有颜色,按青、黄、赤、黑、白划分,隐隐流转,却不放射出来,就在内部流动。小小的五根羽毛,却仿佛太古山岳一般沉重,非**力之人不能刷动。五色神光按五行划分,一绞之下,无物不刷。

    天空转眼间乌云密布,却是孔雀即将得道化形。那孔雀心中一惊,连忙抬头望去,只见高空之上,雷海翻滚,一道道的闪电霹雳游走着,毁灭的气息压盖而下,却是它的化形雷劫出现了。

    “什么?这是我的化形雷劫?”

    孔雀有些慌乱,但很快稳定心神下来,它仰天怒吼一声:“不过区区雷劫,我何惧?”

    准提也不心急,隐身在一旁静观。不久劫雷当即劈下,乃是九重劫雷,不过以孔宣资质,九重劫雷却也当得起,孔宣却也硬气,三条尾羽刷掉三重劫雷,两条混沌尾羽分别刷去四重劫雷,到第八重劫雷时,孔宣五羽齐出,硬是刷掉第八重劫雷,最后第九重劫似是愤怒了,天空中乌云雷光更加密集。

    “不好,是九九重劫!”准提长身而起,手中七宝妙树一刷,一道七彩霞光刷过,劫雷缩小,不过劫雷之势不减,孔宣五羽齐出,也被轰成黑碳,但还是屹立不倒,最凌厉的一击过后劫雷消去,天降五色霞光,照于孔宣之身,在霞光中一块五色玛瑙滴溜溜乱转,光华一敛,一个剑眉星目的俊秀青年现于准提面前。

    那青年走了上来,对准提道:“多谢道长救命之恩!”

    准提问道:“善哉,善哉,功满行完宜沐浴,炼成本性合天真,天开于子方成道,九戒三皈始自新。脱却羽毛归极乐,超出樊笼养百神;洗尘涤垢全无染,返本还元不坏身。你可愿为我之徒?”

    那青年性格孤傲,问道:“不知道长有何神通可教我?”

    准提哈哈大笑,也不以为忤,手握三尺树杖,七彩宝光流转,洒然一挥,有金花虚影,长虹划过,傲然而道:“贫道准提今有金身法相妙法,可护己、杀敌之能;有舍利之法,可夺天地之造化,侵日月之玄机,明心见性,躲过灾劫;有……”

    洋洋洒洒几百上千种神通自准提嘴里传出。那青年带着狂喜,激动之情虔诚下拜,道:“弟子愿意拜道长为师!”洪荒险恶,有道行强大的老师罩住,那就不一样呢。

    准提道:“好,你当为我门下二弟子,赐你名为孔宣!”心中大喜,终得收得孔宣为徒。
    第(2/3)页